此虽桂枝加饴而倍芍药,不外柴胡加减之法。此仲景自注柴胡证。
阴气胜,则阳不达于四肢,故为寒厥。 伤寒腹满谵语,寸口脉浮而紧,此肝乘脾也,名曰纵,刺期门。
太阴病脉弱,其人续自便利,设当行大黄、芍药者,宜减之,以其胃气弱,易动故也。上二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温三服。
所以然者,阳明太阴同处中州而所司各别。【注】脉大腑阳明,谓热邪入腑,阳明当脉大也。
”此明太阳转属阳明之病。身重不痛,乍有轻时,风伤卫之证也。
太阳以恶风、恶寒别风寒,阳明以能食、不能食别风寒,太阴以四肢烦、温别风寒,是最宜着眼。发于阳者七日愈∶七日以上自愈,以行其经尽故也。